在美国,一些学校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“职业日”。“职业日”那天,校方请各行各业、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介绍各自的工作。走进校园的有律师、拍卖师、营销员、消防队员、警察、运动员、作家等等。孩子们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可以赚多少钱,而是知道了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生存和发展的。社会上职业门类五花八门,有农业、商业、通讯、建筑、家政、文艺、医药、旅游、制造业、航海、销售与分配、私人服务等等。“职业日”让学生们看到了世界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,并非只有文理两色。
因此,美国孩子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名目繁多,想当总统者有之,想开货车者有之,想当动物饲养员有之,想当家庭主妇两生四、五个孩子者有之。在美国中学里,“职业兴趣分析”十分流行,学校帮助孩子在“想干什么”和“能干什么”之间提供分析与咨询。
此外,每年的
总之,“职业日”和“带孩子上班日”带来的是对孩子自立选择职业的尊重与保障。在美国人看来,让孩子们在亲身感受中,学习自尊、自爱与自立,掌握有实用价值的技能,形成能使自己成为美国经济社会中有学问、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的意识和态度,才是最值得关注的。
摘编自《文汇报》